後疫時代 產業面面觀

後疫情時代 零接觸、遠距經濟等電商行銷模式一支獨秀 傢俱整體產業後勢看漲 居家、辦公家具佔比提升。

2020-10-20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總統川普於2019年5月5日宣布將2,000億美元的關稅商品由10%提升為25%,加上2020年一開春新冠肺炎就橫掃全球,許多家具產業可說是深受其害,都還沒有從貿易關稅的傷害中回神,就必須開始面對疫情所帶來的種種運輸及停工的考驗,而在產銷受阻、消費信心轉疲下,許多家具業者今年上半年業績幾乎是一片慘澹。

      新冠病毒自今年2月從中國爆炸式擴散開來,一路從亞洲蔓延到西方國家,各國政府也於3月起陸續實施鎖國或管制禁令,以防堵疫情擴散。目前家具業者多把生產基地放在中國、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在封城影響下多數都面臨生產線停擺的困境。尤其,美國下令封城對家具業者更是迎頭重擊。根據國際工業研究中心(CSIL)研究報告,過去七年美國穩居全球家具最大進口國,而台灣掛牌的家具公司主要客戶也都在美國,然而「貨出不去、訂單也進不來,各家業者上半年業績也跟著驟減,年衰退幅度約2-3成不等。而疫後美國的賣場更因運輸及停工等原因紛紛出現供貨短缺的問題。

       然而有家具業者指出,目前著實感受到客戶在積極回補庫存,主要是因為進入後疫情時代,美國民眾更常待在家裡,西方又有DIY組裝的文化,加上當地政府甚至公司還提供補助,許多人乾脆趁勢裝修房子,或是轉而在居家辦公,反而激發家具需求增溫。許多生產Home Office之廠商更是因疫情的影響而業績「因禍得福」。公司遵守社交距離規定,鼓勵居家工作,加上過往夏季是美國民眾旅遊季,家庭娛樂消費支出很高,今年因疫情未結束,居家時間增多,反而帶動家具需求上升,尤其是可組裝中價位的家具,透過電子商務平台採購家具也增加,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要恢復到過去的習慣,可能要一到兩年的時間。疫情帶動宅經濟,對很多被迫居家辦公的人來說,提升居家辦公環境的投入明顯增加,尤其是辦公配件如電動升降辦公桌、辦公椅、電腦架等都是居家辦公族新的消費重點。

       受到美中貿易摩擦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2020年4月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然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協5國預測經濟成長率為-0.6%,其中越南、菲律賓、印度、印尼呈正成長,顯示這些東協國家經濟仍相對具成長性,近年川普政府全力推動國安、高科技等供應鏈「去中國化」,使全球既有供應鏈重組,呈現「短鏈化」與「在地化。而台灣產業將更注重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這些因素使得經濟板塊重組,對我國雖是挑戰,但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及全球經貿布局的新契機。企業必須重新思考企業布局,調整產能或是增加海外生產據點,價值鏈的重新布局將有助於企業對疫情的因應,但如何快速且即時的掌握當地產業環境與政策的變化,降低決策風險,關乎企業存亡與收益。

       在美中關係持續惡化的趨勢下,東協家具廠相對具有優勢,除可避開貿易關稅烽火、享有區域內免關稅外,還有許多廠商因此獲得轉單機會;許多產業會從中國轉移往東南亞,主要是越南。此趨勢對台灣有利,因為中國能做的事情,台灣也能做,雖然貴一點點,但其附加價值已吸引不少台商回流,鮭魚返鄉。根據官方統計,台商回流的投資在5月下旬可以達上兆台幣(約2000億人民幣),他預計2020年台商回流可落實3253億元新台幣,並創造8萬個就業機會。而工廠在中國的業者近年也著實感受到貿易戰的壓力,當前跨國企業重新思考全球供應鏈的部署,無不積極進行產能移轉,未來則須觀察新廠是否可以順利步上軌道。

       此外疫情影響線上電商之市場占比更是大大提高,電商平台除了使業者營運費用顯著下降之外,On-line business在線商務、數位經濟,以及關聯科技產業在疫情影響下多逆向成長,甚至一枝獨秀。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近三成,貢獻來自居家、遠距辦公的電子商務及雲端業務營收。「疫情重創傳產,卻加速新經濟產業出頭」的現象,也反映在台灣的產業經濟。因遠距經濟、在家辦公等效應,訂單爆滿、不少大廠被客戶追著跑。家具曝光的重要管道-展會,也紛紛轉趨線上,尋求數位轉型,搭配5G的風潮以及高科技的AR、VR甚至是唾手可得的手機,以擴增實境等方式遠端呈現產品給全球的消費者已然成為未來的趨勢。疫情對原本商業模式的破壞也驅使產業不斷另謀出路,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人有標準答案,但願公會能帶領全體會員團結一致、突破重圍,重現台灣家具產業的榮光。

本文作者:TFMA 理事長 江淸水

BY NewsWin(星宇傳媒)

 

 

Share: